北京八九点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新闻快讯
媒体报道
///////////////////////////////////////////////////////////////////////////////////////////////////////////////

“班校家”模式是班组长带好班组的“金钥匙”

  2010年6月,我成为班组长之初,对于班组建设这方面根本就是一头雾水,无从下手。在推行班组建设的过程中,也碰了不少壁。最大的问题是组员们对于班组建设的不了解,无认知,认为班组建设是工作之外的事情,参与时都是能推就推,能躲就躲,大家普遍认为班组建设就是班组长的分内事,和自己没有关系。正当我一筹莫展的时候,分公司发起了新班组建设百日创标工程,班组管理的“班、校、家”模式深深吸引住了我。“班、校、家”,这三个看似和工作没有明显联系的名词,怎么反而成为了班组建设的模式?通过系统地学习后我了解到,“班、校、家”是班组建设的新模式,它鼓励组员们大胆实践,自主管理、自主建设、自主作为,借助轮值、荣誉、分享、评议、链锁等七大管理机制,充分保障了组员们的自我安全、自我认知、自我实现,调动了大家做主人、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是开启班组建设之门的“金钥匙”。在拿到了这把宝贵的“金钥匙”后,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了班组管理这扇大门,马上投身到了班组建设中去。

  打造高执行力的“班”

  为了调动组员的积极性,又不脱离工作实际,班组内部组织大家讨论建立四大管理规范,即确立了以“全员参与的轮值透明管理、人人有责的目标绩效管理、提高素养的制度文化管理、现场规范的安全6S管理”等四大基础管理模式,完善了班组各项制度,制定了“晨星”班组早会日志、周工作计划表、外出排故抢修及航线值班轮值表等,建立起案例收集分享制度,人人参与案例分享。通过推行轮值机制,给更多的人提供锻炼机会,充分挖掘了组员的管理潜能,调动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通过推行透明化管理以及竞赛机制,在班组内部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组员们工作热情高涨,干劲十足。全员参与的形态和人人有责的模式,大大强化了工作中的凝聚、协作和热忱,在强化规范化管理的同时,班组基于任务完成的执行力和战斗力显著加强。

  创建学习成长的“校”

  以全面提升组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的,我在班组推出了“集中与自学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个人与团队结合、创新与工作结合”的学习成长模式。根据组员的技能差异,制定了年、月、周学习计划和目标。在我们车间,机务英语一直是一些年纪稍大同志的一个绊脚石,不少人都因为自己临近退休而放弃了对英语的学习,对于新员工来讲,专业技能、经验的缺乏也阻碍着他们成长。在实行了“校”的班组建设模式后,我们倡导大学生帮助老员工学英语,老员工们帮助新员工学技能、学经验、学作风,通过互补学习,老员工们对英语不再那么抵触,学习热情一下高涨了起来,水平进步很快,新员工也获得了求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全组组员理论、知识和技能都实现了快速的提升。近几年来,班组成员15人中,先后有10人通过自学考取了民用航空维修基础执照,14人通过了国航机务英语考试。

  共建和谐凝聚的“家”

  阳光化管理、情感化关怀,“家庭”式班组建设扬帆起航。我十分注重与组员沟通交心,经常关心和认可组员,让组员真正感受到“家”的关心和关怀。我也注重加强与组员家属的沟通。去年我特意邀请组员家属及子女来基地参观交流,增加组员家属对国航机务的了解、理解,为组员工作增强了信心。覆膜技能标兵梁燕的女儿蒋寒雪在卡片中写道:“妈妈,您把那么大一架飞机的客舱弄得那么漂亮,您真伟大!女儿一定也要好好学习,将来成长为国家一名有用的人才。”业务骨干杨戟需要经常赴外地进行复合材料结构应急抢修,以前妻子一直多有埋怨,而今她深切地说:“老公,修飞机真是件累人、累心的活儿,以后家里的事情我全包了,你安心上班吧!”通过这样的活动,组员和家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加深了,组员工作也更顺心有干劲,班内班外都能感受到“家”的温馨。

  稿源:国航成都维修基地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