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培训成就未来
班组专栏
///////////////////////////////////////////////////////////////////////////////////////////////////////////////

班组建设 | 标准化建设警示:前方有4个大地雷

中国企业班组建设开展标准化的历程由来已久,从企业基础规章制度的建立,到质量管理体系、安健环、设备管理等管理体系的导入,企业制度越来越多、标准越来越多,但是也都普遍存在着“两张皮”现象,各种文件、制度、标准连篇累牍,堆积成山,却也最终成为挂在墙上、摆在柜子里的摆设。


那么标准化建设走向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通过对多家企业的调研、咨询服务中总结出,导致目前标准化失败的四大主要原因是: 


1、认知误区。

说起标准化建设,往往企业有心,员工反对。几年前,去一家煤矿企业调研时,发现其基础管理薄弱,流程不清晰,工作无明确规范,因此建议企业开展标准化建设。当时,企业推进部门负责人连连摇头:“千万别提标准化,煤矿工人每天干活已经很累了,再规定他们每天怎么做,员工肯定反感。”认为标准是限制,是增加麻烦,会让工作更加繁琐,是员工对标准化建设的普遍认知误区。标准是对最佳实践经验的总结,代表了当前最科学、最高效、最安全的行为结果,标准化建设是对最佳实践经验的复制,是汇聚组织的智慧赋能于每一个人。标准化的过程,实质上也是对固有的思维、行为方式的重塑,人本能的拒绝被改变,如果不建立对标准化建设的正确认知,并对员工进行宣贯教育,必然会导致员工的博弈和抵触。因此,标准化建设遇到的第一道障碍和难题便是如何改变员工对标准化建设的认知,如何从拒绝到“拥抱”。



2、主角错位:

标准应该谁来写?大部分企业是如何操作的呢?大抵有两种方式,一是请专家编写一套标准或者组织几个骨干员工编写一套标准。以笔者对大部分企业的观察,此种方式的标准化建设往往效果甚微,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有标准,无认同、执行弱”。标准化建设的本质是“汇智”,在标准化制定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对标先进理念,对标行业标杆,汇行业之智;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充分挖掘员工的经验和智慧,汇员工之智。因此,标准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写我所做,做我所写”。谁是最了解企业的人?谁写出来的标准最符合企业实际?谁是使用标准的人?无疑,是企业的员工。企业标准化建设若要真正取得实效,必须以企业员工为主角,写我所做,做我所写,让标准从土壤中长出来,而不是空降而来,这有这样的标准才能贴合企业实际,而又被员工真正认同和执行,真正在企业落地。


3、各自为政:

在企业调研发现,大多数企业的问题并不是缺少标准,而是标准太多了!在浩如烟海的制度、文件中,员工往往毫无头绪,甚至不清楚哪些条款与自身工作有关。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在于,企业大部分标准的制定都是以职能管理为出发点,同时各个职能部门在制定标准时,虽各有偏重,但往往存在交叉、重复、甚至冲突的情况,基层人员重复写台帐,疲于应付检查,苦不堪言。标准化建设要从以职能为中心到以使用为中心,将标准精准聚焦到岗位、到作业,这就是“一岗一标准,一事一标准”,将标准化建设落实到最基本层面开展,以岗位为中心整合相关技术、管理、作业要求,形成精炼、准确、高效的标准化建设模式。



4、落实不力:

标准的编写只是标准化建设的第一步,标准化的过程是习惯养成的过程,需要常抓不懈才能做到落实。但是大部分企业班组建设只注重标准编写而忽略标准化的落实。或者,推进方法不当,发个文件、做次考试、考核罚款等强制性推进手法,引发员工博弈和对抗。


八九点管理咨询

这里是班组的大剧园,平时会演绎“班长里短”,管事的,管人的,辛辣的,有趣的,有料的,顺带加点私货,说说大道理。偶尔也会唱个小曲,调侃下人生。~



更多内容,敬请期待


回顶部